拍卖师眼中不一样的艺术世界

  苏富比高级拍卖师菲利普·胡克告诉你,任何人在观看一件艺术品时,常问的两个问题是:我喜欢它吗?这是谁的作品?而拍卖师则会再加上三个问题:它值多少钱?五到十年后它将值多少钱?如果人们看到它被挂在我家的墙上,他们会怎么看我?其实,现在很多人都会像拍卖师一样,直接关心艺术品的价格而非审美价值。

  作为作家,胡克先生著作颇丰,目前已著有五部小说和两部艺术史著作。其中《苏富比的早餐》揭示了艺术品与金钱之间复杂且微妙的关系,用一个全新的视角窗口,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艺术世界。

  显然,这是一本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书,因为书中所言都基于胡克从佳士得到苏富比的工作经历。当人们购买西方艺术品时,实际在寻找什么?是什么让他们在一场拍卖中不断抬高自己的竞价,又是什么让一切戛然而止?这些思考在共性的基础上又非常具有他的个性。所以,在本书里你将了解,为何阳光和煦的风景画会比呈现恶劣天气的同类作品卖得更好,为何死亡作为创作主题并非利好,为何画中的红色总能更多地提升它的价值。同时,人们也会努力探究艺术家生命里那些颇为戏剧性的故事,如果这些故事也反映在他们的创作之中,则作品本身将会更受大众垂青。例如,当凡高一生的悲惨故事呈现在他画中的风景、肖像和静物中,形成了痛苦凄楚的笔触时,其作品就在额外的维度上增加了商业价值。

 在他看来,对不同的人而言,艺术品代表着不同的事物:对一些人来说,艺术品是很有价值的投资工具;而对另一些人而言,艺术品是地位的标志。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人购置艺术品的主要原因在于,艺术品会在智识或美学上给予他们滋养。人们爱上了艺术品,并且会为拥有它们而做一些超乎寻常的事情,有时候,金钱并不足以表达。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技术支持: 阿里迅网络-138-2900-0796